近日,硚口区司法局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资源优势,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殊困难群体及辖区居民多元化法治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精准实用的普法活动,以“三个突破”激活公共法律服务末梢,有效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
突破固有形式,让法律知识真实可感。为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汉正司法所安排北京浩天(武汉)律师事务所王择律师走进永茂社区举办模拟法庭普法活动,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增强法律观念、提升维权能力。
模拟法庭上,外卖骑手们在王律师的指导下完整演绎庭审全流程:“书记员”宣读纪律、记录庭审,“法官”核实信息、引导程序、主持调解,“原告代理人”清晰陈述诉求,“被告”据理力争……从庭前准备到法庭调查、辩论、最后陈述及宣判,各环节严谨有序,让骑手们切身感受到法律的权威。
王律师结合模拟案例,深入解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要点,引导骑手们提高自我风险防范意识。“以前不懂维权途径,这次模拟法庭让我体会到法律就在身边,知道了每周四社区都有值班律师能够提供帮助,以后遇到纠纷我会学着用法律保护自己。”朴朴超市外卖骑手小王表示收获很大。
此次活动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需求,集知识性、教育性、警示性于一体,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沉浸式体验,真实还原民事纠纷场景,以直观形式让法律“看得见、学得会”,切实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突破时间限制,让公法服务触手可及。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天气让消防安全隐患悄然抬头。为切实筑牢辖区安全防线,汉水桥司法所安排湖北左岸律师事务所林家辉律师走进营南社区开展消防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用专业力量为辖区安全加码,将公共法律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
“白天上班没时间,晚上讲座正合适!”考虑到居民们白天大多忙于工作,很难抽出时间参加学习,司法所将讲座时间灵活调整至晚间时段,让社区居民倍感贴心,通知一经发出便在居民微信群里收获一片点赞叫好。
晚上八点,营南社区活动室内灯火通明,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大家看这个案例,去年某小区因电动车进楼充电引发火灾,车主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还因违反消防法被依法处罚……”讲座中,林律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从近年来发生的电动自行车火灾案例切入,细致解读“飞线充电”“进楼停放”的法律后果,手把手教居民识别身边的消防隐患、掌握应急处置办法。鲜活的案例、通俗的解读,让居民们听得入神,不时有人举手提问,林律师一一耐心解答,互动间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安全指南。讲座结束后,不少居民围着林律师继续咨询细节,称赞这场“夜间课堂”接地气、有实效。
突破空间距离,让法治温度直抵人心。为有效解决特殊困难群体获取法律服务难的实际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韩家墩司法所启动“点单式”服务模式,组织湖北法正联合律师事务所韩继国律师为简易社区内一位视力严重障碍、几近失明的高龄老人上门提供专项法律咨询,重点围绕其关心的遗产继承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讲解答疑。
此前,司法所和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摸排走访中了解到,这位婆婆因视力障碍、行动不便,信息获取渠道受限,对于遗产继承相关法律规定不太了解,对于自己身后财产安排存在一定担忧。上门服务时,韩律师特地放慢语速、提高音量,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遗嘱的形式要件与效力、遗产分割原则、特留份制度等复杂专业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方便老人理解的“家常话”,耐心倾听婆婆的诉求,并结合其家庭情况给出法律建议,有效消除了老人因法律知识匮乏而产生的焦虑情绪。“韩律师讲得真清楚,这下我心里踏实多了。”婆婆感激地说道。
下一步,硚口区司法局将持续聚焦辖区群众法治需求,进一步发挥社区法律顾问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可及性和精准度,努力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角落,推动形成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