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五十条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21﹞30号)要求,综合硚口区政府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编制本报告。数据统计期限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报告全文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个部分。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qiaokou.gov.cn)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查阅。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硚口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韩家墩街道解放大道213号,邮编:430030,电话:027-83616771)。
一、总体情况
2021年,硚口区政务公开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推进政务公开的决策部署。紧扣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扎实有效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实效。区门户网站连续四年被新华社评为“中国领先政务网站——区县政府门户网站第一名”。
(一)认真做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
2021年,硚口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更新总量为3568条。全区19家单位在门户网站发布26个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目录。编制形成《硚口区政府网站及信息公开主体单位职责分工表》。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结合硚口区工作实际,更新《硚口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制定符合工作实情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收回执》《依申请公开信件签收记录表》《依申请公开答复书签收记录表》和《政府依申请公开办理流程图》。在硚口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设置政务公开体验专区,专区内配备电脑、打印机、桌椅、自助查询等设备,提供政府公报、办事指南汇编、基层领域政务公开目录汇编。制定《硚口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缴费流程》。
(三)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1、分级分类、利企便民,推进政府网站优质规范发展。紧紧围绕“分级分类、问题导向、利企便民、开放创新、集约节约”的政府网站建设基本原则,全面优化政府网站栏目设置。2021年9月22日,硚口区门户网站全面改版,共上线534个栏目。
2、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建设。目前,全区纳入监管的政务新媒体账号有16个,已注销关停新媒体账号13个,各单位严格按照至少两周更新一次的频率进行更新。
(四)信息管理方面
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实现区级网站与省政务服务网信息资源共享,指导各街道、各部门开展网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中开辟专栏,集中发布规范性文件,并对废止文件进行定期清理。
(五)监督保障情况
一是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监督检查。每月对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检查并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对照整改。专人定期对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栏目更新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国务院我为政府网站找错”栏目,收集群众对门户网站发现的错误信息。全年通过公文交换共向各个单位发布信息更新、问题整改、栏目设置、检查结果等文件49个,有效保证了栏目的发布质量。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各街道对信息公开工作专题进行培训。组织各单位参加“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写培训会”,全区44家单位在硚口区门户网站上发布了202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硚口区进一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化“五减五通”,加强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拓宽便民服务广度和深度,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硚口区成功创建为全省商事登记确认制、大力推进“一事联办”2项改革先行试点区,国家、省、市媒体多次报道我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智能审批、优质服务等典型事例。《硚口区聚力“五个升级”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经验做法在省改革简报刊发布。
(一)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着力推进公开
政府法治建设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审计监督不断加强。硚口区政府门户网站荣获“2021年度中国政务网站领先奖”,连续6年蝉联此殊荣,连续4年位列全国计划单列副省级城市区县第一名。加大各类证明事项清理减并力度,对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 报告期内,区、街道、社区三级共计8535项政务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网上发布,提供在线查询、在线办理、服务评价等服务,其中8316项政务服务事项开通在线办理。区、街道、社区三级事项平均可网办率达到97.4%。通过推行“一网通办”,电子证照归集率达100%。做好“互联网+监管”平台事项认领录入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已在湖北省“互联网+监管”平台认领监管事项611项,录入监管行为数据35977条。以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为重点,加强政务信息管理。各部门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及时立改废,集中统一对外公开并动态更新。逐步整理形成本级政府和本系统制度文件汇编并集中统一对外公开,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1年,全区共发布1件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
(二)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公开
一是创新审批方式,迈出顶层设计“最先一公里”。筛选出企业群众需求大、涉及面广的高频主题,在全市率先形成 “一事联办”主题112项(含硚口区特色主题12项),覆盖涉企、民生、不动产、工程项目等全部领域,线下和线上全年累计办件量超18万件。颁发全市首张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综合许可证,在全市率先将政务服务“一业一证”改革延伸至16个行业。区、街道、社区三级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聚力流程优化、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办事体验,建成了市、区、街道三级联动的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体系,提高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跨域通办”事项数量,2021年在北京市、广州市、东莞市、佛山市、江门市、惠州市、海口市、湛江市、黄冈市、孝感市、鄂州市等11个城市实现跨域通办,事项办件量达652件。在区级政务大厅开设“异地跨市通办”窗口,组织民政、医保、社保、交通、自然规划及窗口工作人员培训119人次。上线武汉市内服务便民服务事项306项、审批事项60项,2021年实现办件79880件。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由“一次办”向“马上办”、“马上办”向“网上办”、“网上办”向“不用办”推进。全区1393项政务服务事项中“马上办”1172项,占比84.2%;“网上办”1337项,占比96.05%;面向自然人提供现场办理事项“就近办”事项616项,占比78.7%;“一次办”1393项,占比100%。
二是创新发展思路,走好个性化服务“中间一公里”。商事登记改革步伐加大。企业开办实现一个工作日办结。企业开办与税务业务联办,企业服务专区业务覆盖企业核名、新办、变更、注销全生命周期。探索以“名称自主申报+住所申报承诺+标准化经营范围”为主要内容的登记确认服务,推动企业设立登记由行政许可向行政确认转变。推出了全市首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智能审批机和全市首台企业智能审批机,实现申报材料免提交和营业执照办理“510”模式,即“5分钟填报信息、1分钟出营业执照、0费用”。市场主体存量首次突破10万户,企业类市场主体达到3.4万户。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持续深化。从立项到施工许可,不断精简审批环节、精简申请材料、缩短全流程办理时间。“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审批实现立等可取。告知承诺制办理流程进一步完善。按照“承诺可开工”的要求,对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展前期各项工作。建立硚口区联合验收办事标准和标准化工作机制,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等“一事联办”清单。构建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提前介入服务,减少企业跑动次数,提高项目落地效率。
三是创新服务理念,跑完优化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政务大厅开辟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办理专区、绿色通道。坚持推行一窗式服务、提升管家服务、优化定制服务、完善智能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倡导礼仪服务“七步曲”,开展“五优”创建评比,主动为办事群众提供“早晚弹性办、午间延时办、周六接着办”等全天候、常态化延时服务,实现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坚持线上为主,线下为辅、预约办理,审批不见面,服务总在线,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在文明创建检查中多次名列全市前茅。
(三)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公开
硚口区进一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主线,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困难事、烦心事,切实在办实事、开新局上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优化制度供给推进营商环境革命,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区,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开启硚口复兴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更大力度优化市场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申报承诺制,实现“一证准营、一码亮证”;提升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度,推进企业开办事项“分时、分次”办理,同步免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向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税务Ukey,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压缩为20天;优化招投标服务。实施“评定分离”改革,全面推行电子招标投标、不见面开标,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扩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覆盖范围,完善招投标投诉处理机制,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行为;提升政府采购效率和服务效能,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完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制。实施采购意向公开制度,免收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持续开展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资金负担。
二是更大力度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推进电子签章、电子档案应用。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实现“好差评”实名差评回访整改率达到100%。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全覆盖改革,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登记财产服务,深化“三个集成”、“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预告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全流程智慧“e网办”,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推广市场主体服务专员机制,发挥企业直通车作用,实现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全覆盖,更加主动高效地为企业解决问题。
三是更大力度保障信用法治。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行联合抽查标准化和常态化,扩大联合抽查工作覆盖面。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信息的广泛应用;加强市场主体司法保护和服务,审慎适用强制措施,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一站式”、低成本、多渠道维权救济服务。推进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完善办理破产联动制度,深入推进破产工作府院联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引发区域性风险和群体性事件;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新业态、新模式的知识产权保护。
四是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惠企利企政策,首次挂牌企业的奖励政策,实现有融资需求企业涉税信息“授权即达”;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充分发挥中国技术交易所医疗技术中心平台作用,挖掘同济医学院等高校院所资源,加快推进一批重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依托“两用技术”、高投创慧、“D+M”等特色园区,引进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武汉恒隆广场、云尚国际时尚中心、新世界K11购物艺术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开业运营,斯泰兰蒂斯、蚂蚁科技、复星商社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地,218家首店落户硚口。葛洲坝集团、武汉工贸等5家企业进入武汉企业100强。税收过亿元、过千万元企业分别达到21家、100家,亿元楼宇达到5栋。市场主体突破10万户、企业达到3.4万家。“四上”企业从548家增长到62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0家,完成“个改企”2135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办好武汉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加快推进硚口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建设,留下大学生1.53万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举办汉正街时尚论坛等展会活动,争取市内免税店布局,提升硚口开放度、影响力。提高外资引进和利用水平。围绕第四届进博会、广交会、华创会、台湾周等平台,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加快跨境电商示范建设。支持葛洲坝、远大医药等企业拓展国际业务、开展海外并购,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1 | 7 | 5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39125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2567 | ||
行政强制 | 164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590.115865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全区2021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办件147件,其中2020年结转3件,结转至2022年8件。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39 | 2 | 0 | 0 | 3 | 0 | 144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3 | 0 | 0 | 0 | 0 | 0 | 3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42 | 0 | 0 | 0 | 1 | 0 | 43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24 | 2 | 0 | 0 | 0 | 0 | 26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3 | 0 | 0 | 0 | 0 | 0 | 3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2 | 0 | 0 | 0 | 0 | 0 | 2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44 | 0 | 0 | 0 | 2 | 0 | 46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 | 0 | 0 | 0 | 0 | 0 | 1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1 | 0 | 0 | 0 | 0 | 0 | 1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4 | 0 | 0 | 0 | 0 | 0 | 4 | |
2.重复申请 | 3 | 0 | 0 | 0 | 0 | 0 | 3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5 | 0 | 0 | 0 | 0 | 0 | 5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3.其他 | 3 | 0 | 0 | 0 | 0 | 0 | 3 | ||
(七)总计 | 134 | 2 | 0 | 0 | 3 | 0 | 139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8 | 0 | 0 | 0 | 0 | 0 | 8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2021年度,全区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19件,提起行政诉讼22件。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
9 | 0 | 7 | 3 | 19 | 12 | 1 | 1 | 1 | 15 | 5 | 0 | 0 | 2 | 7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上年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0年存在的问题:信息公开专职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主动获取重点领域的信息量还不够多,发布的内容还不够全,数量和频率还有待提高。
改进情况:一是各单位提高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了专业队伍。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专业的政务公开工作队伍,经常组织培训学习,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信息共享,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二是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信息公开专区,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政务新媒体、社区公示栏等渠道,扩大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发布26个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编制形成《全区政府网站及信息公开主体单位职责分工表》,全区50个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发布了本单位的信息公开指南。进一步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更新时限以及主动公开、不得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本年度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1年存在的问题:一是政策解读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解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部分单位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开平台内容有待补充完善;三是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有待完善。
工作打算:一是加大政策解读工作力度,开展政府新闻发布会、H5等多形式解读,不断提升解读质效;二是提高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主动公开意识;三是持续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栏目页面设置、栏目检索功能、栏目下载功能、数据互联互通功能。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议题案办理情况
2021年,全区共接到市、区人大政协交办的议提案共334件。其中市人大政协交办的议题案共10件(其中主办件5件),区人大政协交办的议题案共324件。所有议题案均已办结,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
(二)政府信息处理费收取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文件精神,全区共收取政府信息处理费1700元。
(三)《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
硚口区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湖北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一是加大重大决策预公开力度,设置“决策预公开”栏目,下设“政策执行及落实情况”“重大决策事项目录”“决策草案及意见反馈”“其他文件预公开”等栏目。二是做好各类规划主动公开。增设“十四五规划”及“历史规划”等栏目,集中统一公开“十四五”规划文本,同步公开规划解读材料并做好历史规划(计划)的归集整理和主动公开工作。三是做好财政资金信息公开。稳步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持续深化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做好财政资金直达基层信息公开,加大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信息公开力度,推动补贴信息公开向社区延伸。四是做好舆情回应工作。增强舆情回应工作的主动性,围绕政务舆情背后的实际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实质性回应社会关切,主动回应共性问题,助力政策完善。2021年我区共受理网上诉求405件,办结405件,共受理群众诉求12335件,办结12335件。
硚口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
202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