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55148572/2022-0889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城管执法局 发文日期: 2022-03-10 09:52
效力状态: 有效 文   号:
名   称: 硚口区城市管理“十三五”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 2022-03-10 09:52

硚口区城市管理“十三五”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22-03-10 09:52

硚口区城市管理“十三五”规划纲要

    进一步加强全区城市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全区城市管理科学发展,紧紧围绕全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以汉正街传统市场搬迁、化工企业搬迁、城中村改造“三件大事”为中心,编制全区城市管理十三五规划,为打造美丽、生态硚口提供科学依据。

一、“十二五”期间城市管理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城管革命”,攻克了一大批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由粗放向精细、由突击向长效转变,辖区内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市容市貌发生巨大变化,圆满完成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新增环卫车辆近300台,新建公厕25座,新建2座大型环卫车辆停保场,投入资金约7600多万元,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改造20条道路的门面招牌,投入资金约2000多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全区立面环境。实施灯光亮化工程,全区有115栋楼宇进行了灯光亮化,共计投入社会资金约5672万元,提升了全区品位。维修道路17多万平方米、人行道11多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7300余万元,确保了全区道路平整畅通。全区拆除违法建设2700余处、140余万平方米,有力地支持了全区重点工程建设和旧城改造。

2013年7月,武汉市口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组建成立,为区政府工作部门,将区城市管理局(区城市管理执法局)职责、区园林局城市园林绿化执法职责、区环境保护局噪声油烟污染执法等相关职责划入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区城管委同时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国土规划、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水务、房屋、环保、园林等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制定规范并对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2015年5月,将区交通运输管理局整体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合并,成立硚口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交通运输管理局)。

“十三五”期间,全区将面临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称号、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一系列的重大任务和挑战,城市管理水平要达到或保持全市中上游水平还需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管理,加强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提高市政环卫设施设备有效利用,制定一个科学实用的“十三五”规划,为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水平、改善市容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二、“十三五”期间城市管理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根据《中共硚口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要求,结合武汉市城市管理“十三五”规划的工作目标,围绕打造创新城管、法治城管、服务城管、智慧城管的工作部署,以保持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不断巩固“城管革命”和全国卫生、文明城市成果,实现突击性工作常态化精细化、日常性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努力打造城市管理新形象。

(二)发展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全区城市管理工作的综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趋于完善,力争平面环境干净整洁、立面容貌整齐有序、市政环卫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城区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迈上更新更高台阶。

三、“十三五”期间城市管理工作措施

   (一)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城管行政执法创新

1.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市城管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城市综合管理责任追究,加强日常巡查、发现、举报、投诉信息快速处置和反应能力,推行城市管理社会参与力度;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考评机制,完善考核内容,提高考核标准,增加检查频次,加大监管力度。推进检查考核的全覆盖、全方位、全时段、全领域,落实城市管理的精细化、长效化、常态化。

2.破解城管执法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流动商贩管理、少数民族群众占道经营、违法建设长效控管、建筑渣土漏撒污染、黑车整治、超限超载、燃气管理等难题,积极探索和创新执法方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解决一批多年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加强守控,形成长效执法管理机制。

3.创新完善城管行政执法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中队职能建设,合理调整专业执法中队、路面管理中队、驻街执法中队的职责范围,充分调动驻街中队属地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专业执法中队的作用,形成合理的工作格局,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4.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城市综合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市民群众的日常宣传和引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引导主次干道门店商户、企事业单位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形成市民群众、门店商户、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大城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5.打造信息化城管执法队伍。在现有3G数字化实时指挥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先进的终端,逐步装备一批数字化移动指挥设备,每个执法单位配备数字电子执法仪,整合110联动、移动通讯和电子计算机的联网办案系统,全面形成信息化管理格局。

    (二)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1.继续完成1000吨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在前期购置22.2亩地、完成“三通一平”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市区相关部门的联系,依法依规地积极推进场地建设。

2.积极推进环卫基础设施的先期规划。积极与区发改委、区国土规划、园林等部门进行对接,提供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按照数量足够、分布合理的原则,在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小区建设等先期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划之中。

3.构建和完善一般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含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生活垃圾转运点(装修类建筑垃圾粉碎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餐厨垃圾收运和资源化处理设施

4.购置更新环卫作业机械设备,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按市区要求推进环境卫生作业管理市场化改革。

5.强化公共厕所市容环卫设施、环卫大型作业车辆停保场和环卫工作站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三)加强行业管理,打造亲民为民的城管形象

1.不断推进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的改善。从道路维修公共设施、房屋立面、管线入地、井盖维护等入手,加强与市、区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不断改善城市管理基础设施,促进全区市容环境提档升级。

2.强化道路设施日常维护包括道路日常中小维修和预防性养护重点维修改造一批路面老化破损严重的重要道路。加大慢行系统(人行道)道造,完善便民公共自行车日常管理。加强城市家具清洗及管理继续开展路面井盖、城市架空管线整治。

3.加强客货运输车辆管理,加大黑车整治力度,推进区级运管部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施及时有效监管,达到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衔接。客运站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形成旅客购票便捷、侯乘舒适、就近上下、乘车安全的综合服务体。

(四)强化交通业管理,打造平安快捷的交通能力

1.客运建设。长途客运站建设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抓手,以信息化管理为方向,初步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无缝衔接”的要求按照市级运管部门关于客运站新建规划及非规划站点关闭的要求逐步调整现有非规划站点班线,协助推进青年路客运站经营班线调整至古田客运站水厂客运站经营班线调整至吴家山客运站的工作。“十三五”期末,基本实现辖区内公路客运与轨道、公交、出租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融合、互联互通、有效衔接。

    2.货运建设。公路货运建设重点是引导货运企业经营模式升级从市场准入、车辆更新、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进货运车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经营,推进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不断提升道路货运运输效率与质量。

    3.现代物流服务业。围绕城市配送的节点布局、运力车辆、通道网络、组织管理等方面,着力构建方便快捷、畅通高效、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的现代城市配送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仓储运输业,支持国内外知名的第三、第四方物流企业入驻,搭建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逐步形成完善、便捷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积极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行业,全面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4.汽修维修服务业。培育健康有序、集约经营的汽车维修行业,不断提高维修行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强化维修企业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强化实施维修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汽车维修合同管理、“三检”管理、维修竣工合格证和质量保证期等制度,切实保障维修质量。加强市场引导统筹规划,初步形成供给与需求协调、维修资源配置合理、经营秩序良好的汽车维修市场。推动维修行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营运,提高全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不断加强行业安全建设。加强安全监管科技手段,推进区级运管部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对“两客一危”企业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在岗履职情况和客运站“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落实情况,实施及时有效监管,解决区级运管部门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发现问题不及时等问题,达到市、区两级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衔接。“十三五”期末,初步形成长效安全管理机制,推进道路运输行业安全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十三五”期间城市管理工作目标

1.查处城管违法案件合格率、结案率均达到95%以上。实现重点工程周边违法建设零增长、一般区域违法建设有效控管,新增违法建设发现处置率100%。

2.疏堵结合,逐步实现对违法占道经营行为的全面控管,确保主次干道、重点地段基本无违法占道经营,背街小巷违法占道发现处置率达98%以上。

3.加强建筑垃圾、工地渣土运输管理力度,污染道路发现处置率99%以上、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密闭运输率100%。  

4.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至2020年,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较为完善的餐厨垃圾转运系统,餐厨垃圾资源化集中运输处理率达80%。

5.建立和完善市容环境和环卫作业服务的质量标准体系,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质量。全区二级以上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机械化清运率达到90%、密闭化运输率达到100%、压缩环保化转运率达到95%以上,实现垃圾收运不落地、全密闭、无二次污染。

6.稳步推进环卫作业体制改革进程,通过企业化改革,实现政事分开、企事分开、管干分离,提高环卫作业市场化水平。构建和完善一般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针对新建小区和老旧社区,按照相关法规,新建配套的地埋式垃圾收运站。开展餐厨废弃物的收运工作。加强环卫职工和城管职工的权益保障,提高环卫工人的相关待遇。加快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配备工作。环卫基础设施根据使用情况,按每年30%比例进行维修更换,其更换经费逐年进行解决。

7.推进道路桥梁养护系统化、精细化、专业化,实现全区主次干道道路完好率95%以上,保障城市交通畅通安全。倡导绿色出行,改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提高便民自行车、路边停车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方便市民安全便捷出行。

8.建立完善市、区、街三级燃气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加强燃气安全监管;建立快速及时的燃气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保障燃气运行安全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9.提升城市景观品位水平,将“两江四岸”打造成精致靓丽、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核心展示区。按照市城管委统一部署,开展城市文化创意景观顶层设计,建设一批花街、景观围墙、景观公厕等。

10.净化空间,减少总量,提升档次,规范户外广告和门面招牌设置管理,实现违法广告发现处置率98%以上、破损广告及时修复率95%以上,主要公共场所公益性广告数量占20%以上。

11.继续开展架空管线、窨井盖协调管理工作,按市、区工作部署,完成工作任务。

12.按照市城管委建设“互联网+智慧城管”系统的要求,大力开展智慧大城管、智慧执法、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市容五大建设,实现全区城市管理系统执法、服务和管理信息化水平跨越式提高。统一整合城市管理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厕导厕、机动车路边停车、便民公共自行车等信息服务资源,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

    13.以转变方式、优化结构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服务水平为落脚点,以提升运输能力与质量为抓手,以建设安全监管体系为保障,加快转变交通道路运输业发展方式,构建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规范诚信的道路运输服务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硚口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2015年109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