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55148572/2025-02465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
发布机构: | 区政府办 | 发文日期: | 2025-01-07 12:10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无 |
名   称: | 关于硚口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议案和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5-01-07 09:10 |
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高质量建成硚口区人民医院,打造环同济国家医疗服务区的议案》,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建议174件。一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研究调度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各承办单位严格落实区人大常委会要求,细化完善工作方案,优化改进办理流程,加强全过程沟通联系,较好地完成了办理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高质量建成硚口区人民医院,打造环同济国家医疗服务区的议案》办理情况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1.区人民医院建设方面:区政府承压前行,面对经济下行、政策调整、资金紧缺等艰难环境,坚持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尽最大努力推动项目建设。目前,医院门诊住院楼主体结构、精装修、室外园林、地下人防及电梯安装等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办理消防、环保、竣工验收等手续。同步进行人员招聘、培训、设备采购、手续办理和开业运营准备。
2.环同济国家医疗服务区建设方面:
(1)产业规划逐步明晰。研究制定《同济健康城产业发展十大举措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支持方向、十条举措及重点任务清单,成立10亿元的“同济健康城科创基金”,着力提升大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全力打造医疗健康服务先行示范区。
(2)健康产业加快集聚。编制《硚口区健康产业地图》,引进同济医院关联企业16家,生物创新企业35家,超额完成任务。
(3)医疗能力持续提升。建成武汉同济产业科创中心、拜耳区域创新中心等5个创新平台,孵化医学科技成果23项、院内制剂18项,促成12项医学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完成项目签约金额82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亿元,超额完成任务。
(二)办理工作举措
一方面,围绕建成区人民医院,主动担当作为,加快建设步伐。
一是建立筹建工作专班,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与同济医院主要领导沟通筹建工作,同济医院也多次在院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合作运营事宜。挑选精兵强将组建筹建工作专班,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同济医院选派筹建期院长及副院长,编办、人资、财政、卫健、城建集团等,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定期召开专班办公会,并先后20余次赴省内外医院学习调研。制定《筹建工作专班议事规则》《招聘工作方案》等制度和方案,为筹建工作提供机制保障。与同济医院签订托管协议,多次邀请院方负责人到现场沟通指导,共同研究破解难题,全力打造高品质三级综合医院。
二是加快推进医院建设,硬软件全面对标同济。设立医院项目建设指挥部,每日至少一名副总指挥在现场统筹协调建设进度。强化同济医院指导作用,紧密与其临床科室及管理部门沟通协作,召开平面布局研讨会、医疗设备及配套论证会、信息化建设论证会等专业会议20余场,推进与同济医院同质化管理。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持续开展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医师常态化招聘工作。已入职的28名医师和10名行政管理人员,均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医师及部分行政人员已派往同济医院进行系统培训,已启动药护技人员公开招聘工作,预计年底前招录85名药护技人员。信息化建设项目启动招标挂网,医疗设备、医疗配套、后勤服务清单加快采购,全面覆盖医院开业需求。
三是积极筹措资金,保障项目建设运营。为解决区人民医院建设、设备购置、运营等资金需求,在财政拨款支持有限的情况下,区政府合理拓宽筹资渠道,统筹全区资源集中解决信息化建设、医疗设备及配套项目采购问题。区领导带队拜访省、市卫健委及市财政局,协调超长期国债项目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及国债发行等工作,积极寻求上级部门支持。筹建专班主动与金融机构对接,就合作事项进行沟通协商,探索融资路径,全力保障医院有序开业运营。
另一方面,围绕建设环同济国家医疗服务区,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高地。
一是创新招商模式,企业聚集效应初显。围绕“补链、延链、强链”,编制《硚口区健康产业地图》,全面梳理产业链各环节重点招商目标企业。举办同济健康城成果发布会,成立10亿元“同济健康城科创基金”,与凯德维斯基因治疗药物等5个创新项目签订投资协议,与海南君愈等4家企业签订招商协议。通过展会活动,签约世研麦森等6家优质企业,复方红豆杉中药制剂研发等4个创新项目,总投资额达40亿元。依托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AI强基层”项目,引进培育推想医疗、聚垒智影等一批数字影像健康企业。
二是加大创新布局,成果转化不断加速。举办“武创荟”生命健康应用场景专场会、科技成果转化专场会2场大型赛事活动,促成12项医学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围绕创新端和需求端构建全区科技创新网格,配备17名科技网格员,深入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政策宣传、跟踪服务等,促进推想医疗等3家企业获二类医疗器械批准文号13个。联合省科技厅、中技所等成立工作小组,每月在同济医院等三甲医院固定一天设立“成果转化专家门诊”,针对性化解临床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痛点难点。
三是改善发展环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强化企业梯度培育,按照“近期—中长期”建立培育库,持续跟踪健安医疗等163家重点存量企业发展情况,依托分类指导、银企对接、供需对接等形式,全流程帮助企业做好升规纳统及要素保障。加强健康人才引育,引进健康产业领域海外人才21人,为27名健康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颁发“硚汇卡”;开展“硚见青春·约你同行”在汉百万学子行健康服务业专场活动,促进校企地深度合作。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围绕产业基金、产业平台、科创中心、医疗器械申报等方面研究制定“十个一”产业发展生态举措,赋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区政府将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以更加务实的精神、创新的举措,竭力统筹资源,攻克楼体交付“硬建设”的难点,破解医院周边道路“肠梗阻”的堵点,全力以赴推动区人民医院开业运营。同时,进一步聚焦环同济国家医疗服务区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推动“十个一”产业发展生态举措落实落地,推动全区大健康体系全面升级。
二、关于174件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的174件建议中,包含经济建设类32件,城市建管类81件,社会民生类61件。区政府将代表建议办理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回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大跟踪督办力度,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174件代表建议全部在规定时限内办毕答复,其中直接采纳代表意见或建议的有152件,纳入计划逐步落实的有22件,满意率达95%以上,圆满完成办理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