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55148572/2024-20509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
发布机构: | 区政府办 | 发文日期: | 2024-01-19 11:35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议提案 |
名   称: | 关于政协武汉市硚口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建议案和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 | 发布日期: | 2024-01-22 11:35 |
关于政协武汉市硚口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建议案和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
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以来,区政府共收到《关于坚持创新引领,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群的建议案》和《关于千方百计促进社会就业的建议案》2件建议案,提案191件。在区政协的监督指导和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的关心支持下,根据区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各承办单位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办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助推了硚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办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建议案办理情况
(一)《关于坚持创新引领,打造“专精特新”企业集群的建议案》(1号建议案)办理情况
区政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为支撑,加快构建“专精特新”培育体系,推动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
一是聚焦数字赋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拓展数字场景应用,集聚数字经济新产业。远大医药获评国家级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引进腾讯云首个公有云资源平台,“中百邻里购”正式上线,桥科院、省交投等4个项目获评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初步形成新工厂、蚂蚁产创中心2个数字经济特色园区,2023年规上数字经济企业营收规模达150亿元。
二是构建培育体系,企业成长梯队逐步形成。聚焦三大产业,重点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创新型企业。全年新增科技型市场主体1050家,入库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23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18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3家,金东方、普罗格等9家企业被纳入省、市上市种子企业名单,企业成长梯队逐步形成。
三是支持创新突破,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增1所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数字燃气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约合作全省首个境外高校创新研究院。中技所、D+M小镇获批省级众创孵化机构,天利包装、电力装备等14家企业获评市级企业研发中心。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5场,签约项目28项,落地院士专家项目2项,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39.7亿元、增长78%。
四是强化要素保障,服务质效不断提升。针对企业融资需求,组织金融机构深入调研专精特新企业,“一企一策”提供精准融资、担保服务,助力13家专精特新企业获得授信、贷款共1.92亿元。针对人才招引需求,举办专场招聘会,打通人才公寓绿色通道。帮助3家企业获得“科技副总”服务,21人获评“武汉英才”。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做优服务企业直通车、企业服务站,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围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梯次培育体系,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建设,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关于千方百计促进社会就业的建议案》(2号建议案)办理情况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稳经济需要稳就业。区政府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全力落实各项支持政策,推动全区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服务,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赴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9场,留下大学生2万人。坚持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一年以上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会54场次。今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帮助2625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坚持抓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服务,联合巴东县开展现场招聘会,联系103家企业提供4392个岗位,实现企业用工需求和当地居民就业意愿双赢。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加强供需对接,技能培训行动精准有效。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体系作用,广泛调研,建立“培训需求清单”。围绕重点群体和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量身定制“培训菜单”,通过“理论+实操”的形式,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等多层次指导和支持,切实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全年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4120人,扶持创业3200人,创业带动就业8208人。
三是坚持效果导向,搭平台优体系,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惠企惠民政策,全年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7400余万元,审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8笔、9000余万元。开设“硚口就业超市”,定期举办公益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直接、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在直播带货业态集中的汉正街、六角亭街开设“流动仲裁庭”,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硚口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获评“武汉市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示范组织”。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围绕“稳就业、保就业”总体目标,落实落细各项就业政策,加强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工作扩容提质。
二、提案办理情况
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各团体、界别委员们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积极出谋划策。2023年交办的191件提案全部按时办复完毕,其中经济建设类62件、政治和社会建设类109件、文化建设类13件、生态文明建设类7件,满意率达98%以上,超目标完成任务。
三、办理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回顾办理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一是高位推进,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闭幕后,苏海峰区长立即召开区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建议案和提案办理工作。各位副区长对口领办2件建议案、4件重点提案,与分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切实提升办理实效。各承办单位认真落实“主要负责人重视、分管负责人牵头、综合办公室协调、业务科室承办”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办理责任。
二是高频对接,沟通协商密切畅通。各承办单位始终将沟通协商作为重要环节,更好地协助委员履职。坚持办前协商、办中沟通、办后回访,主动向委员通报情况、征求意见,争取理解和支持。有的单位还实行开门办理,邀请委员实地考察、座谈协商,提高委员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是高压督办,督促检查跟踪到位。各位副区长认真审核办理方案、全程领导办理工作,结合分管工作,多次现场调研、推进落实。区政府办公室会同区政协提案委、相关专委会在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强力督办,确保办理进度和效果。同时,加强过程管理,将建议案、提案办理纳入全区绩效考核范围,切实提升办理实效。
2023年的办理工作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和委员们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如少数提案办理统筹不够,落实进度不快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过程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举措,用心办好每一件建议案、提案,让政协委员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为全面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