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55148572/2022-29386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发布机构: 硚口区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22-10-12 14:40
效力状态: 有效 文   号:
名   称: 武汉市硚口区2021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2-10-12 14:30

武汉市硚口区2021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12 14:30

关于武汉市口区2021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2022923日在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杨小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2021年区级决算报告和区级决算草案,请审查。

一、2021年区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2021年区级预算,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我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财政运行平稳,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区级决算情况总体良好。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6813万元,为预算的109.5%,加上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等各项转移性收入431905万元,收入总量1038718万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3711万元,为预算的99.0%,加上上解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等各项转移性支出405007万元,支出总量1038718万元。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具体情况看,2021年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6813万元,增加119885万元,增幅24.6%,其中,税收收入518309万元,增长27.9 %;非税收入88504万元,增长8.2%。转移性收入中,返还性收入45140万元,为预算的100%;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52076万元,为预算的112.2%;上年结余收入13642 万元,为预算的100%;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55140万元,为预算的100%;调入资金126831万元,为预算的100%,其中,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23246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58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9076万元,为预算的100%。

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具体情况看,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3711万元,下降16.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分别下降9.5%和18.2%,主要是部分暂付性款项未列入当年支出;卫生健康支出下降43.7%,主要是2021年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相应疫情防控支出下降;教育支出下降9.4%,主要是2020年安排一般债券资金用于教育配建支出,一次性拉高上年支出基数;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的增减变动,主要受各类上级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变动影响。转移性支出中,上解支出320908万元,增加34.9%,主要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收,相应财政体制上解支出随之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1557万元,为预算的100%;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98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4556万元,主要为据实结算的项目经费。

2021年我区安排预备费5900万元,实际动用5900万元,主要用于全区各部门疫情防控支出,与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报告的情况一致。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结余37986 万元,按规定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1年初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39076万元,调整预算动用39076万元,加上上述补充的37986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末余额为37986万元。

2021年区级预算周转金规模没有发生变化,2021年末余额为60万元,预算周转金根据《预算法》及《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设立,用于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异。

2021年区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598.9万元,同比下降11.8%,主要是区直各部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严控“三公”开支。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无支出,下降1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97.2万元,下降11.3%;公务接待费1.7万元,下降325.0%。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9168万元,为预算的99.6%,加上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59323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791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71600万元,收入总量为1091918万元。2021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19855万元,为预算的85.1%,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71082万元,调出资金12324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77735万元,支出总量为1091918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004 万元,为预算的100.0%,加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197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1201万元,收入总量为21176万元。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523 万元,为预算的100.1%,加上调出资金3585万元、年终结余3068万元,支出总量为21176万元。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以上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收支具体情况详见《武汉市硚口区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2021年政府决算在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之前,已经区审计部门审计。审计主要反映预算单位账表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政府采购不合规等问题,区政府高度重视审计问题整改工作,要求主体责任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建章建制,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2021年上级政府核定我区政府债务限额1146186万元,较2020年增加43689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41503万元,减少1437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904683万元,增加451264万元。

(二)地方政府债务转贷收入及还本付息情况

2021年省级下达我区新增债券396740万元,其中,下达一般债券25140万元,专项债券371600万元,债务收入全部转贷我区,列区级转移性收入。

2021年省级下达我区再融资债券30000万元,其中,下达一般债券30000万元,债务收入全部转贷我区,列区级转移性收入。再融资债券资金用于偿还2016年一般债本金30000万元。

2021年市财政局将以前年度“市列区用区还”债券资金170000万元划转至区级,增加硚口区2021年债务余额170000万元。

2021年我区累计偿付纳入区级预算管理的政府债务本息  131893万元,其中,偿还一般债本金31557万元、专项债本金71082万元,偿还利息及发行费(含手续费)29254万元。

以上债务(转贷)资金使用投向与还本情况,已向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三十九次会议,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报告。

(三)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2021年末,纳入区级预算管理的政府债务余额1146185万元,控制在上级政府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余额241502万元,专项债余额904683万元。

(四)政府债务安排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2021年我区新增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全区公益性资本项目,重点保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项目、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中长期建设项目分年度组织债券资金申报,逐年安排预算。项目按预期启动建设,除待结算验收项目外,短期工程项目多数完成结算支付,中长期建设项目按进度结算支付。对已完工项目,督促项目建设主体,落实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工作要求,确保债券资金管理与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形成同步闭环。

三、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重点领域保障

2021年我区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区人大有关决议要求和批准的预算,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财政在“三保”基础上,有效控制行政成本的增长,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向社会保障、教育和卫生健康等社会发展领域倾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支出。

(一)有效实施财税政策,巩固经济发展基础。多措并举,挖潜增收,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做好财源筹划工作,依法依规组织收入,推动全区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2021年全区完成区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7亿元,比2020年增长24.6%,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0.8%。全区过亿元、千万元企业分别达19家、110家。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4%,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引导,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在近两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减免缓退抵”等税费政策,2021年减税降费规模较上年增加4.1亿元。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走访调研,大力宣传财税支持政策,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全力稳住税源。

(二)坚决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全年筹措疫情防控资金1.7亿元,用于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社区防控等支出。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医疗保障能力,投入6035万元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等基本卫生服务,增加投入5160万元支持汉正街和韩家墩街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完成竣工目标并基本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安排700万元支持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强化疫后社会救助,拨付低保救助资金8256万元、水电补贴431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0.6万人次。

(三)提高百姓生活品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落实稳就业政策,拨付就业补助资金12511万元,安排公益性岗位补贴5411万元,增加就业人员25198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7903人和就业困难人员3516人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等共计13365人,全市排名第一,全年扶持创业3867人,返乡创业帮扶206人,创业带动就业12223人。关爱老年人,不断提升养老公共服务质量,投入2000万元推进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改造,对困难老年人给予居家养老服务补助,扶持养老机构平稳运营等,给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创造条件。积极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提高托养护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人职业培训补助标准,安排残疾人事业经费2379万元,解决1.6万残疾人在护理、托养、康复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支持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推进教育公平。筹措7126万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9%,引导民办幼儿园面向社会提供“价低质优”的教育资源,惠及6066名幼儿,全区公益普惠性学位占比达85.2%,基本解决了“民办园贵”的现象。投入各级教育生均公用经费11060万元,为“双减”政策落地提供资金保障,推动学校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阅读、文学、艺术、科学等校园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投入6978万元推进中小学校园建设,2021年汉西小学投入使用,常码头小学、水厂路小学成功封顶,六角亭小学、长丰小学、十七初级中学施工提速,并通过申报债券资金3000万元用于十一中学等6所高中教学环境全面升级,夯实了我区教育长远发展的基础。

(五)落实援企惠企政策,推动创新引领发展。支持企业纾困发展,用好财政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纾困贷款贴息政策,对承租国有房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月租金减免不少于20%,新增“四上”企业156家,新增市场主体15430户,新注册企业7580家;注重三大产业培育,统筹产业引导扶持、科创电商和招才引智专项资金7600万元,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进中石化绿能(武汉)、辉能投资等头部企业20多家,支持创新平台建设,高投创慧大健康产业园入驻企业53家。

(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支持城市品质提升,2021年安排5亿元用于地铁12号线征拆工作,积极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安排3827万元用于梦泽湖西路道路建设等城市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城区交通环境,提升城区硬件设施,优化发展环境。筹集1.6亿元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环卫洁净,精致环卫提档升级,市容秩序管控提标,设施管护水平提升。投入4602万元加强水质治理,安排1700万元做好污染防治,拨付1.9亿元提升园林绿化,目前我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约85%,林荫路推广率约91%,水环境质量全市领先,实现碧水长流、空气常新、绿意常存。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021年安排2.7亿元用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开工48个,完工33个,安排1300万元用于二次供水设施改造,2021年累计完成38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任务,安排14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

(七)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守住收支平衡底线。近年来基本民生支出范围不断扩大、标准日益提高,“三保”支出、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需求增加,在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收支平衡问题更为突出。为缓解收支矛盾,强化资源统筹,适当提高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调入资金12.7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9亿元,推进各类专项收入统筹使用。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主动调整政府预算支出结构,兜牢“三保”支出底线和疫情防控支出需求,合理把握收支盘子,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发展。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财政治理能力

2021年以来,区财政始终坚持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坚持系统观念,协同高效,全面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绩效以及债务管理等重点工作,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将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重要方针,把严把紧预算安排和支出关口,在预算编制环节和执行环节,压减部门预算中各类非刚性支出,盘活部门存量资金,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在保障部门正常履职需要基础上,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从紧核定“三公”经费预算,推动精简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从严控制新增资产配置、推进新增资产配置与预算深度融合。同时在部门预决算公开中,对三公经费情况作出说明,依法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政务信息。

(二)持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结合预算评审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完善绩效目标编制审核,将绩效目标的编制质量作为项目入库的前置条件,编制预算实行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编报,不断拓展绩效管理覆盖范围;强化绩效执行监控管理,采取财政重点监控和部门自行监控相结合的监控模式,保证绩效监控的精准性和全面性;围绕“三区”发展定位开展财政评价,选取重点项目14个,包含民生工程、生态环保、对口扶贫等多个领域,涉及资金量9.3亿;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2021年绩效评价结果较差、预算编制质量不高的部门,按照一定幅度分档压减下年度部门预算,促进预算单位从源头上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三)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按照“控制新增、化解存量、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原则,2021年偿还政府隐性债务本金21.5亿元,偿还政府债券本息13.1亿元,确保我区不发生因偿还本息出现违约导致的债务风险。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政府债务管理组织实施程序,统筹协调推进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做好风险排查,遏制新增隐债。建立政府隐性债务自查月报制度,做到风险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早处置。加强债券监管,提高使用效率,不定期对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和督查,督促项目单位加强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

(四)深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完成了2022年区级政府预算、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通过一体化系统完成的建设目标。全区213家单位的资金支付全部通过一体化执行模块办理,10家银行顺利完成代理金库电子化清算,集中支付业务和清算业务同步上线成功。强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基础管理,实现经营性房产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市场运作,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全面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积极搭建银企平台,为中小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落实“832平台”采购农副产品工作,完成采购订单数1684笔,交易额602万元,超额完成100万元,全力推行全流程电子化采购,进一步降低供应商投标成本和时间成本。支持政府采购合同信用线上融资,认真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面向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率达76.2%,超目标任务16个百分点。

(五)协同推进财政监督。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推动完善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会计评估监督检查,积极运用“互联网+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督成效,聚焦行业突出问题,加大检查处理力度,检查共发现问题28个,涉及金额941万元,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稳固内控框架,实施全流程监控管理。以“1+9+N”模式为核心,推动内控工作从“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完善涵盖领导职责、党务纪检、决策程序、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以及日常运作等多方面的内控制度框架建设,以内控为抓手,重点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执行情况,持续加强财政业务关键环节和廉政风险点的日常监督,保证内控执行刚性化。

(六)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积极配合人大做好对政府预算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预算初步审查、预算执行监督、预算绩效审查监督、地方政府债务监督、预算联网监督等工作。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对提出的审查和分析意见,逐条研究落实举措,回应代表关切问题,把代表的真知灼见更好体现到预算编制、财税改革中,实现人大监督与财政预算管理的互促互进,提升财政治理能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承压前行,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硚口加快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区、三生融合样板区作出应有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