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审管联动出新招 微改革一码通行解决大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22 10:20 发布时间:2023-08-22 13:05 来源:硚口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一、基本情况

硚口区行政审批局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着力破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存在的痛难点问题,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办事负担。从优化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手续着手,延长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有效期探索推进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照电子化,实现全程网办,实时监管不断提高企业办事获得感和满意度。

硚口区老旧小区较多,大批工程建设项目落地建设,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许可需求量大。改革前,企业办理核准证要先到城管、交管等多个部门办理相关证明,再到行政审批局申报。多数建筑工地规模大、土方清运周期长,常常要多次续办核准证。核准证有效期是一个月,办证时间就要十天左右。企业反映:“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办证路上”。7月14日,“武汉市建筑垃圾处置跨市审管联动工作启动会”在硚口区行政审批局召开。标志着湖北省首个跨市审管联动改革成果落地见效。电子证照精准抵达企业、信息数据限期达成闭环、监管效能达到预期。

二、主要做法

硚口区在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审批事项的过程中,对符合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输单位不变,运输线路、消纳场所固定不变”的项目,消纳地出具的消纳证明允许其夜间运输时间的有效期由原来的一个月调整为最长不超过3个月,如前置条件有变化,应重新申报,由区城管部门监管。对重大保障活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等因素需要停运的,研究推行停运时段在核准证有效期中顺延。同时,依托市审管联动一体化信息交互平台开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跨市审管联动”模块,企业一键申报,各部门分类审批,实现了审批部门制“二维码”即出证,监管部门扫“二维码”即查证,通过实时共享审批与监管数据,做到了审管无缝衔接。

2023年7月14日,湖北和丰聚业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硚口区行政审批局建设项目综窗一次性办好了50台渣土车的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消纳地为汉川市,核准证有效期到9月7日。50个包含了许可信息的二维码电子证照,一次性同步推送到申请人手机上。审批许可完成的同时,是监管的开始。50台渣土车的许可信息通过市审管联动一体化平台同步推送到市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市城管委将监管任务分配给相应的硚口区、东西湖区、汉川市城管执法局和交通大队。执法人员通过扫描司机出示的二维码开展监管,执法结果通过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反馈到审管联动一体化平台,形成审批、监管全流程闭环。

辖区企业对此项改革拍手叫号,中引起强烈反响。

三、经验效果

依托审管联动一体化平台,硚口区完成与武汉市政务服务智慧3.0系统、武汉市建筑垃圾清运平台等系统的对接,建成建筑垃圾处置跨市审管联动模块,渣土车企业在线上一次性提交材料、一键申报即可坐等出证,无须在相关部门“多头跑”,审批环节从8个缩减到3个。核准许可的同时,系统同步生成二维码电子证照推送至审管联动一体化平台和渣土车企业。

“建筑垃圾处置跨域审管联动”场景已实现了硚口区(出土)、东西湖区(过境)、汉川市(消纳)的跨域监管,在全省乃至全国,迈出了跨市审管联动的第一步。改革实施三个多月,企业续办次数减少了51%,企业纸质办证量减少了58%,节省了企业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和办事成本。证照有效期从制度上突破至3个月,审批流程从8个缩减至3个,实现群众一键申报,各部门分类审批,审批局统一出证(二维码),审批与监管数据同步实时共享的无缝衔接,让监管更便捷、营商环境更优化、企业更满意。

四、复制推广及下步打算

按照市城管委要求,该项改革标志着建筑垃圾监管迈入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新阶段,开启“去纸质化”服务模式,解决群众多头跑,信息不共享的痛点。实现信息免填写、材料免提交、后台快速审、跨域监管数据实时传,审管数据无缝衔接。下步,各区在硚口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做好培训和人员账号配置,力争9月前完成全市推广。把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进一步推进,逐步推行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与监管全流程“一件事跨域一次办”。


                        硚口区行政审批局

                         2023年8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