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区创新审管联动应用获重点推介

更新时间:2024-01-22 10:20 发布时间:2023-12-29 09:25 来源:硚口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改革实施3个多月,窗口办件量同比减少六成

硚口区创新审管联动应用获重点推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李放军 詹鸥

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有效期从1个月延长至3个月,审批流程从8个缩减至3个,监管方式从人工升级至移动端,审批部门制“二维码”即出证,监管部门扫“二维码”即查证,实现审批监管无缝对接……

作为“审管联动改革”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试点区之一,硚口区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日前,武汉市召开建筑垃圾处置跨市审管联动工作会,重点推介硚口区改革经验。8月2号,省政务办召开“审管联动”线上交流会,硚口区就“跨市审管联动”做了交流发言,分享解难题、提效能、促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延长有效期,试点建筑垃圾处置新规(小标题)

“真的方便多了,核准证有效期延长了,而且只需要一次性提交材料,续办也不用多头跑了。”武汉瑞祥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叶宏磊,在硚口区行政审批局一次性办好了50多台渣土车的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有效期为3个月。

此前,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只有1个月有效期,且每次办理要跑城管局、交通局、审批局等多个部门。“费时费力,每月都要花好多工夫在办证上。”叶宏磊说。

“1个月有效期”的规定,出自多年前印发的《武汉市城市管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那时,城市建筑工程规模普遍较小,渣土量在几万方左右,1个月左右可以清运完毕。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楼层越来越高,地下室越来越深,渣土量动辄几十万方,运输周期要好几个月,尤其像道路、桥梁这类工程,运输周期更长。

“企业有困难,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了解情况后,硚口区行政审批局随即联合建筑垃圾主管部门——区城管执法局,召开研讨会,商议解决方案。

“工程的建筑垃圾一直由同一家公司清运,走同一条路线,到同一个地方消纳,只要不变更其中一项,是否可以延长转运证有效期,省去重复审核、办理的步骤?”经过反复商议,双方提出把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进行微改革,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有效期延长至3个月。

此举得到了武汉市建筑垃圾管理办公室的肯定,硚口也正式成为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有效期微改革的试点区。目前,改革实施3个多月,企业续办次数大幅减少,窗口办件量同比减少六成。

证照电子化跨市审管联动无缝对接(小标题)

审批许可完成的同时,是监管的开始。为加快提高审批和监管效率,让企业办事更高效便捷,硚口区行政审批局积极推进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照电子化。

如今的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不再是纸质版的证明,而是一张包含许可信息的二维码电子证照。渣土车的许可信息,通过市审管联动一体化平台同步推送到武汉市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执法人员通过扫描这些二维码开展监管,执法结果会通过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反馈到审管联动一体化平台,形成审批、监管全流程闭环管理。

同时,依托审管联动一体化平台,硚口区完成与武汉市政务服务智慧3.0系统、武汉市建筑垃圾清运平台等系统的对接,建成建筑垃圾处置跨市审管联动模块,减少审批流程,渣土车企业在线上一次性提交材料、一键申报即可坐等出证,无须在相关部门“多头跑”多次跑”。

“目前‘建筑垃圾处置跨域审管联动’场景已实现硚口区(出土)、东西湖区(过境)、汉川市(消纳)跨域监管,迈出了跨市审管联动的第一步。”硚口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硚口区将以审管联动先行区创建为契机,继续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区,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