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递善意的慈善日启程,到承载文化底蕴的传统佳节收尾,九月的时光满是温暖与厚重。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慈善事业的良好氛围,硚口区民政局联合硚口慈善总会以 “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为核心,通过织密慈善网络、打造品牌项目、宣传慈善模范、开展特色活动,构建起覆盖全区域、服务多群体的慈善服务体系,让爱心暖流涌动硚口,为民生福祉注入源源不断的慈善动能。
一、网络有联动 —— 构建 “区 — 街 — 社”三级体系,织密慈善服务网
硚口区民政局积极探索慈善事业与社会组织协同发展新路径,以硚口慈善总会为行业枢纽,建立健全 “区级 — 街道 — 社区” 三级联动机制,实现慈善力量从区级平台向街道、社区末梢的精准延伸。
全域覆盖建网络:推动社区慈善基金扎根基层,实现全区所有街道、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累计筹资超 125 万元,为社区治理、困难帮扶提供稳定资金支撑,有效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示范引领树标杆:鼓励各街道打造特色慈善项目,其中宝丰、宗关街道的社区基金案例表现突出,共荣获 2 项国家级奖项、2 项市级奖项,成功入选武汉市优秀案例汇编,为全市社区慈善工作提供 “硚口经验”。
多元协同强服务:引导社会组织规范参与基金运作过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内部监督,推行阳光慈善运作模式。汉中街道公益慈善超市累计惠及辖区居民及困难群体 3300 余人次;六角亭街道荣东社区 “追光义卖坊” 残疾人就业服务项目,帮助 40 名残疾人群体实现就业增收,构建起 “自主、多元、长期” 的社区慈善生态。
二、项目有品牌 —— 打造 “硚见花开” 系列,精准帮扶暖民心
硚口区民政局聚焦 “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体等重点帮扶对象,硚口慈善总会打造 “硚见花开” 系列慈善品牌,通过政企社联动,构建精准化、多元化的帮扶体系,让慈善服务更有温度、更具实效。
困境儿童关爱:守护成长 “不缺席”
“硚见未来” 项目持续发力:2024 年春节筹集 2 万元善款,为 10 名困境儿童送上节日慰问;2025 年春节,号召 9 家商会40 位企业家共同捐赠 19 万元资金及 110 件棉服,惠及全区困境儿童,解决孩子们的生活难题。
“梦想书屋” 项目稳步推进:两年内为 35 名儿童打造专属书屋,改善学习环境;未来 4 年计划投入 180 万元,逐步覆盖武汉市 500 户困境儿童家庭,让书香陪伴孩子成长。
老年群体关怀:托起幸福 “夕阳红”
适老化改造落地见效:“硚见幸福” 项目在井南社区等试点推进适老化改造,引入爱德基金会 8 万元资金,为老年人家庭加装扶手、改造卫生间等,提升居家安全系数。
眼健康服务贴心上门:“硚见光明基金” 注资 50 万元,免费捐赠 10 万副老花镜,并组织专业团队开展眼健康科普讲座,帮助老年人预防眼部疾病,守护清晰 “视” 界。
专项基金支撑:破解难题 “有抓手”
2024-2025 年期间,先后设立 “拾漪教育基金”“硚见光明基金”“爱的回声基金”“春泥基金” 等4个专项基金,覆盖教育帮扶、健康关爱、特殊群体支持等领域。其中 ““爱的回声基金” 聚焦精神障碍患者群体,首批募集6000元,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生活帮扶等服务。探索打造“春泥基金”,汇集硚口区居民自愿捐赠的个人合法财产及遗产,用于帮扶辖区内的困难群体,让“春泥护花”的善意持续传递。
三、榜样有力量 ——“榜样 + 空间 + 活动” 发力,厚植慈善沃土
硚口区民政局联合硚口慈善总会从文化引领、动能汇聚、氛围培育三方面入手,持续夯实慈善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与社会土壤,让慈善理念深入基层、融入日常。
以榜样力量树导向:在湖北省首届 “湖北慈善奖” 评选中,硚口慈善总会推选荣誉会长史德洪同志获评 “荆楚慈善楷模”,理事单位负责人刘恒斌同志荣获 “爱心捐赠个人” 表彰。通过典型示范,引导更多企业、个人投身慈善事业,形成 “人人可慈善、处处有慈善” 的良好氛围。
以实体空间搭平台: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在葛洲坝社区、竹叶海社区建成 2 个慈善空间,为慈善活动开展、志愿者交流、爱心人士对接提供线下阵地,让慈善服务 “看得见、摸得着”。
以能力培训强队伍:建立常态化慈善培训机制,每年开展 2 场专业培训,内容涵盖慈善项目管理、资金运作、志愿服务技巧等,不断提升慈善工作者与志愿者的专业能力,打造高素质慈善人才队伍。
四、活动有温度 —— 全年行动不间断,慈善服务 “不打烊”
2025 年以来,硚口慈善总会围绕重点帮扶群体需求,联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及公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慈善活动,形成 “全年有重点、月月有行动” 的服务格局,广泛吸引爱心人士与志愿者参与,累计参与人数超 2 万人次,让爱心持续传递。
1 月:暖冬慰问,情系困境儿童
“硚见未来 关爱困境儿童” 捐赠仪式在南国大家装负一楼大厅举办,硚口区政府副区长夏新、区民政局等多部门领导出席。区工商联召集多家商会协会、爱心企业商户,为困境儿童及监护人代表送上春节慰问金与物资,让孩子们在寒冬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2-3 月:养老赶集,守护银龄幸福
“银龄幸福‘硚’养老赶集日”在易家、古田等街道举报,硚口慈善总会携手慈善力量共同参与养老服务,汇聚社会资源,搭建 “养老 + 慈善” 双平台,通过 “小集市” 撬动 “大民生”,让传统美德与现代公益同频共振,为老龄化治理提供硚口样本。
4 月:党建引领,融合慈善文化
区民政局机关党支部联合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开展 “品乡村文化,践慈善初心” 党建主题活动。组织社会组织党员实地探访咸宁市刘家桥村,通过乡村文化调研、专题讨论会等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慈善文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坚定党员参与慈善事业的初心与使命。
5 月:社区公益节,邻里同心同行
硚口区社区公益文化季启动仪式在宗关街道举办。设置养老服务专区提供政策咨询、健康义诊、免费理发等服务;启动 “梦想书屋”关爱困境儿童项目、“硚见光明”关爱老人眼健康项目;为“爱的回声” 精神障碍患者关爱基金揭牌,同时开展民乐表演、非洲鼓等文艺演出,惠及万余名老年人与精神障碍患者群体。
6 月:乐响六一,点亮童年梦想
“乐响六一・共筑希望” 音乐公益活动在南国大家装家居馆举办。现场邀请武汉广电青少年管乐团带来精彩演奏,并结合心理辅导开展 “艺术 + 心理” 疗愈服务,为近 200 名儿童(含多名困境儿童)赠送定制书包、台灯等礼物,让孩子们在音乐与关爱中度过欢乐六一。
7-8 月:夏季送清凉,关怀重点群体
“夏季送清凉” 系列行动全面展开,全区开设 132 个社区纳凉点,为居民提供避暑场所;爱心企业、上会协会为户外工作者捐赠矿泉水、花露水等防暑物资;爱心社会组织为 13 户精神障碍康复者家庭送去 “清凉礼包” 及专业康复指导;关爱一老一小群体,为 86 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送上防暑用品;对全区 4658 名高龄、独居老人开展探访关爱,累计探访 6833 人次。
9 月:中华慈善日,汇聚向善力量
持续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开展“鹊桥映七夕,慈善暖人间” 慈善文化进家庭活动,现场设置慈善打卡点,90对新人通过小额捐赠、关注慈善项目等方式,以“慈善家风” 开启幸福生活新篇章。区内机关单位食堂设立慈善文化宣传展板,鼓励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参加慈善活动。硚口慈善总会召开理事会,发布《倡议书》,鼓励爱心企业积极开展慈善宣传活动,踊跃参与慈善捐赠活动,深入开展慈善志愿服务,各街道依托社区慈善基金开展形式丰富的宣传活动。
从三级慈善网络的全域覆盖,到“硚见花开”品牌的深入人心,从专项基金的精准帮扶,到全年活动的温暖陪伴,硚口区民政局、硚口慈善总会始终以 “为民服务” 为初心,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未来,将继续深化“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慈善服务体系,让慈善力量更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让“硚见花开”的美好愿景在硚口区每一个角落落地生根,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更多慈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