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工贸仓库的变迁(二)
更新时间:2021-09-22 20:08
发布时间:2018-12-13 16:52
来源:
库房面积宽阔,为便于查找记账,划区保管,各司其职。10个大库房楼下编号为A1、B1、C1、D1、E1,楼上库房编号为A2、B2、C2、D2、E2。10个库管员钥匙专管,库房专管,过磅点数,月终盘存。每个库房区内的货物又划分为区垛,号为:天、地、玄、黄、日、月、洪、荒,写在天花板上,异常醒目。为提高办事效率,管库员要熟练算盘,搬运工扛着200斤重的花包,一个连一个,过磅员坐在高高的磅架上,又记码单,又打算盘,如行云流水,这都是平时练就的真功夫。
当时交通银行仓库和中国银行仓库有两个专用码头,就在石码头下河处,以供货物进出。那时没有河堤,码头也没有石梯级,都是自挖自填的土阶坎,从船上上坡,土花包重100多斤,又大又宽,架子花重200斤,全靠工人肩扛背驮。码头上有两个头佬,一个是开茶馆的李风山,一个叫刘正大,他们统领着100多个搬运工人,“四六开”坐地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