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茶馆话当年(五)
更新时间:2021-09-22 20:08
发布时间:2018-11-07 16:30
来源:
杨鹤茶社 在新安市场药帮巷口,这是一个小型茶社,茶桌不到十张,主要收入靠抹牌抽头,名曰茶社。在日伪时期,这个茶社极为兴隆,附近药材号、行的老板、雇员以及日伪工作人员常驻足此处,抹湖南字牌和“上大人”牌等,往往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硚口一带的茶馆异常兴盛,是与此处的商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从大火路一带的茶馆发展来看,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大火路位于硚口区东南部,在长堤街与大夹街之间,南北走向。南走大夹街,北止长堤街。在辛亥革命前后,汉正街商业繁荣,武汉周边县镇的农民经商谋生的逐渐增多,相互之间联系,就要有个落脚的地方,茶馆应运而生。当时在大火路就有汉江、龙泉、协兴、合兴、联兴、洪发、万利、春来、汉泉等37家茶馆,这些茶馆是纯商业性的,为行业议事、交易往来、相互联系、谋事雇工、寻亲访友、暇时休息服务的。当时有民谣赞曰:“大火路长又长,家家户户有茶香。宾客进门茶一壶,笑问客人去哪方?不去东来不走西,只找乡亲会同行。”说明在当时这些茶馆起了同业公会和同乡会的作用。如遇每年元宵玩龙灯、中元节的盂兰会、太阳节的太阳会等民间活动,都到茶馆聚会商议集资筹办。有时同业同乡之间还互相攀比竞赛,非常热闹,对地方上的公益事业如组织成立消防队等,都能发动同乡同业出资相助,深受当地群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