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华中的苏恒泰油纸伞(二)

更新时间:2021-09-22 20:08 发布时间:2018-04-16 16:43 来源:
 

“苏恒泰”的异军突起,引起了雨伞同业的竞争。除湖北黄陂同业外,远在湖南湘阴、湘潭、长沙等处的同业,也来汉口关帝庙开设伞店,先后达10余家,分南北两帮。无形中把一个偏僻冷静的关帝庙街,变成一个雨伞集中的街市。产品均仿“苏恒泰”式样来吸引顾客。但营业竞争总赶不上“苏恒泰”,原因是“苏恒泰”三字已深印顾客脑海,产品的质量不及“苏恒泰”耐用,资金周转也不及“苏恒泰”雄厚。在同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苏恒泰便在质量和技术方面进一步研究改进。

对做伞骨用的竹子,一定要湖南茶陵产的,因其肉厚质硬,不走性弯边。伞柄就用质地坚实、大小适合做伞柄标准的湖南益阳产的栎木。桐油要用湖南常德的,因常德产的桐油有纯洁、足度、光泽的特点。皮纸选购陕西郧皮纸,因郧皮纸性韧坚牢,经纬有力。柿油必采购湖北罗田县的,因其汁清透油,粘性强又耐久。

为了增加产量,把原来由一人做成器的方式,改为5人协作。伞架部分,一人做长骨,一人做短寸,一人做兜托、套柄(即伞上葫芦和伞柄)。油褙部分,一人褙伞,一人打油。这样不但用工专,效率快,而且还解决了闲忙不均的现象。经过这样的一番改进,产量增加了30%,为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大火路先贤巷租到房屋一栋,正式成立作坊,集中生产。迨至同治九年(1870年)左右,“苏恒泰”又陆续增雇了一部分工人,平均每月销伞达到700把,年获纯利接近200串文,“苏恒泰”这块招牌,也逐渐在广大顾客中树立了坚实的信誉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