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张艳平:你说的回归这个词非常好,因为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它、促进它、发展它。回归的方式有很多,从学校层面来讲,我们除了课内的学习,还可以在校外拓展。实践育人是一条重要的实施途径,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生动实践中化知成行,方法很多: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可利用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利用科技类馆室、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设施等开展科普教育;利用军事博物馆、国防设施等开展国防教育;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展览馆、污水处理企业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交通队、消防队、地震台等开展安全教育;利用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社区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利用体育科研院所、心理服务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开展健康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劳动实践,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家长也可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在《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中小学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研学旅行,将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我们也鼓励家长利用双休日、“小长假”和寒暑假,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在自然和社会这本大教科书中,长见识、学本领、练能力、增感情。